熊学长,
也许我的观点是带有偏见的,就像你的也必然带有某种偏见一样,因为我现在在学京剧,而你虽然听过,但毕竟没有学过,也没有琢磨过吧?虽然我承认“样板戏”的产生带有浓厚的政治意图,但就此对它进行否定,这难道不是一种偏见吗?样板戏有没有将芭蕾与京剧(京剧跟京戏严格上来说是不同的概念)结合我不敢断定,但在我看来,除了加入交响乐的伴奏,它主要还是京剧。怎么说,就是最初的八个样板戏有京剧(像《沙家浜》),也有芭蕾舞剧(像《红色娘子军》),后来《红色娘子军》被改编成了京剧,它就有两个版本:一个芭蕾舞剧版本,一个京剧版本,而不是二合为一变成一个《红色娘子军》,因此,“撮合芭蕾与京戏的表演形式本身,也是江青等人的政治伎俩”,我提出第一个反驳。再者,以京剧作为宣传某种思想的媒介,样板戏不是第一个。早在抗战时期,当红的京剧名家们就排演了各个以抗日抗战为题材的京剧,如梅兰芳先生的《梁红玉》、《穆桂英挂帅》、程砚秋先生的《春闺梦》等等。还有更早的,如梅先生主演的现代戏《一缕麻》,控诉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制度。这不完全政治,但我想说的是,京剧与现实社会的结合不是始于江青和样板戏的。
记得我一年级的时候,你曾对我说过,很难理解中国人怎么可以在十年的时间内就看八个样板戏。我当时也不解,但开始接触京剧之后才发现,没问题的。简单地说,样板戏有原唱,但在各剧场现场表演的时候,可以由不同的剧团、不同的演员来演唱。以京剧为例,我老师曾说过,听京剧,是“听人不听戏”。就拿《沙家浜》来说吧,整出戏我看过3个不同剧团(原唱、上京院二团、广东京团)的演出,而其中的唱段、折子就不止这个数了。也许你很难理解,但不同演员不同流派唱出来的东西真的很不一样的。
当然,对于样板戏中一些过于夸张或政治化的“有了毛主席的领导”、“我们共产党”、“啊毛主席啊”之类的台词我是不喜欢的,觉得很做作。但是,样板戏对于京剧的发展还是有做出一定的贡献的,至少它为日后创编现代戏提供了模板(虽然我看过几出现代戏,都没有样板戏好),也为交响乐进入京剧开创了先例,更具有普及意义(因为样板戏没有一个用韵白的,都是用普通话)。
还有,你说“情愿这种历史形式不再被胡乱改变或搬演,因为其背后的历史沉重感,恰恰是其意义与价值之所在”,这个我不太明白。但如果什么都因为历史沉重感而不能演了、不能修改、不能改编了,那京剧大概就真的作古了。不是吗?二三十年代的戏大多都是为那个时代而创作或改编的,提倡妇女解放的、推广新文化的、反封建的、抗战的,哪一个不是与时偕行的?没有人说京剧是可以胡乱改变的,直至今日,人们在改编京剧的时候都没有忘记梅先生“移步不换行”的理念。
最后,关于样板戏有没有“多大的空间去享受自身独立的‘艺术’资格”,我觉得是有的。以我热爱京剧的偏见,我觉得是有的。别的样板戏我还不太能推荐,但有时间希望你去看看《沙家浜》,它的唱词、旋律、戏剧冲突真的非常精彩,而且也不会太过communist。怎么说,我觉得京剧本身没有错,戏本身也没有错。毕竟,它只是一个媒介,一个表演的形式。就像那个《智取威虎山》我忘了是改编自那一篇小说的,但要说《智取威虎山》有错,它有错吗?把一部小说塞进一个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京剧,what more can you ask for?去年的京剧节上那个…陕西京剧团(?)不就把《雷雨》改编成京剧吗?京剧《雷雨》中的夸张,你能说它有错吗?要符合一个艺术表演形式的特点,有错吗?也许正如家铭所说的,每一种艺术表演形式都有它可笑的地方。但不能因此就说它对还是错,有艺术资格还是没有艺术资格。
说了那么多,我也有点语无伦次了。其实我想说的是,就像你自己说过的,读文学要回到文本,看样板戏也要回到京剧。我还没看样板戏之前对它的印象是很坏的,认为它们剥夺断送了多少演员、编剧、导演的艺术生命,甚至害死了多少伟大的艺术家!但坐下来好好把它们当中较为经典的唱词认真读一遍,发现它的优美,仔细地听上几遍,发现它的魅力。也许你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但就是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诸多艺术家们,也很喜欢当中的唱段,并没有因为政治压迫而否定它的艺术价值。希望你也不要否定它…至少今年的国际文化节不要唾弃鄙视在台上表演《智斗》的你的小学妹……
当然,在长些智慧的同时,我总觉得自己还未全然释怀,于是再次思考为何当初会对样板戏的“复苏”感到某种隐忧。于是,作了以下回应:
小学妹:
Thanks for that, it was VERY inspiring. 在很多方面,特别从艺术史的角度上来对这个问题的阐释,让我学到很多。
也许,许多的艺术类型本是这样,首先具有政治目的,
但站在我的立场来看,有些时候,
也许,我至今还未说清楚的隐忧是:样板戏的现代复兴,
换言之,你和原文作者都是从艺术的”内部形式“出发,
当我看到《早报》的文章时,也许立即跳进我脑海中的闪念是:
因此,站在文学学科内谈问题时,我会努力并鼓励你们去重视文本。
估计,我是受到了港大教育学系对power and discourses的过度影响了。但与此同时,
也许,有人会质疑我把私人信件公开的企图。说实在的,真的没有别的用意,只是觉得自己所学到的、自己所想到的,就应该坦诚布公,与天下人分享。毕竟,任何阶段的学习和领悟,只是某个时间点上的产物,不足以评判一个人的个性或慧根。而且,从个人的哲学来看,正符合本博客“白心于人前”的姿态;从我一辈子立足于的教师本位,亦可称“诲人不倦”——这样说自己也许有些不要脸,但此乃本熊之“王子病”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