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在夕阳的轮廓里

幻想,是何等伟大的事业
将一代人卷入那空灵之中
在苏醒的时候,才发觉,
原来他们已被时间抛在了后头,成为了历史
黑格尔说得对: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
可叹的是,
世人只知以自己的生理年龄来判断个人思想的时辰……


2007年5月31日星期四

Forgetting the Self within the Vastness

It is not often that a person can pick up a teddy bear, and feel his heartbeat resonating with that of the teddy's. How often have I neglected Alfred's emotion-filled pearly eyes, his gentle smile that never fails to pull fallen angels up, his outstretched hands ever ready to give a warm hug - in all to piece together dreams, aspirations, emotions, and everything human that are torn, pierced, shattered by the inhumane...

The philosophy of the Tao may prove too daunting for many, or for those who try to go near it, the difficulty of not being able to find anything comprehensible by straining the eyes too much on the words that don't mean much tend to throw people off-track.

Yet, how hard is it really to forget the Self within the Vastness of the Universe - I'm talking about the Human Universe, the world we've constructed with our cognition, affection and the soul- and soaring beyond mere pragmatic existence?

Perhaps, I seem to be talking Zen.
Perhaps, I seem to be advocating something non-secular.
Perhaps, I seem to be trying too hard to sound sophisticated.
Perhaps, I seem to just be talking crap.

But let us return to Alfred.

Some may say, it's pathetic when I have to turn to a "dead" bear for comfort. Others just think I'm crazy.

What I want to say, though, is that many out there may have been treating the people around them the way they see Alfred - "dead".

Yes, it takes a lot of self-consciousness to maintain a "wall-less"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However, sometimes, it takes even more to ascertain our own existence. Why you are even where you are and who you are seem a lot more daunting than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Tao mentioned above.

Well, have you for a moment threw away all concepts and relied on just your intuition?

Have you ever experienced that "soaring" effect, like a seagull set against a background of half-ocean and half-sky?

Have you ever, for a second, tried to forget who you are? Obscured your own presence from your mind?

What it means to be human, really, is this one moment of self-elimination. In losing memory of who we are, the heart opens itself up, the soul naked before a world of treasure and pollution.

Bring this state of being one level up, and put someone else in place of the usual person occupying the seat of "You" - that's true humanitarian.

Before reaching bottle-neck, I seek to be human.

In trying to find and express the true love that wants nothing in return, I try to be humanitarian.

I've written about "revitalisation of the soul". What I just realized is that perhaps it's time to see myself as dead, and Alfred as alive.

Perhaps, this is the only way we can hope to eliminate selfishness - such that hearts can finally bond and the wall between me and you can finally crumble and vanish into dust.

If this is too hard to understand, please, use your intuition.

[Kpop] 거위의 꿈 (Keowi-ui Kkum) feat. ERU (이루), Seven, Jaejoong (Hero), Lee Seung Ki, In Soon Hee

Entitled "Goose dream", this song is originally sung by a female singer called In Soon Ee.. Female "powerhouse" a.k.a Whitney Houston of Korea. U'll see her coming out towards the end of the video. This version by the male Kpop singers at 2006 KBS Music Concert is touching..

Song is abt the dreams and difficulties faced by bi-racial children in Korea. The lyrics roughly tell of how one's dreams are torn by reality, and while there's no turning back, no way to erase the harsh past, "I" will endure the mockery and face the cold wall btw dreams and reality with tenacity. One day, I shall surpass that wall and soar high.......

[korean] Magic Castle - feat. 4-finger musician Lee Hee Ah and kpop singers

An inspiration for u and me.. If this is what one can do with 4 fingers, we have no reason to blame God for anything at all..
(Btw Ms. Lee's born on 9/7/1985, 10 days before me..)

2007年5月30日星期三

Short academic essay on Tagore's Gitanjali

Since someone said she enjoys Tagore, here's sharing an essay I wrote last year for one of my literature modules. On hindsight, I wouldn't say that I've got the perfect interpretation. Especially after exchanging contact in the past 8 months with a friend in India who's doing her best for the underprivileged children, I've come to realise that Tagore's poems need to be placed in the India society (or at least a setting similar to it) for us to truly comprehend its essence. How can we understand the guilt of a self-conscious intellectual who's received the best in a land with more than 100,000 children not being able to go to school, and countless families not finding enough food to eat while the rich splurge on lavish weddings? India is today "two worlds within one". I shall not comment too much on this now - wait till I go there on 15 July. Hopefully then I can discover the "true human" hidden beneath the glories of my soul....


用上帝之美谱写的生命旋律

——浅析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印度,是东方世界的一个神秘的奇迹。在这个的国度,人的生命体悟不但与自然密切结合,而且独特的审美方式,也使感性成为一种近乎超验的、无法用言语说清楚的宗教体验。泰戈尔这个20世纪初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可以说是将印度人这种生活情趣和哲学发挥到极致的伟大诗人。在他大量的小说和诗歌当中,《吉》是他自行从孟加拉语的“韵文”翻译成英语的“散文”形式的诗歌集,让现代西方世界真正第一次地接触印度文化的核心,因此具有相当特殊的历史意义。

《吉》出版于
1912,收诗103首,主体写于19061910年,时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低潮期,也是诗人创作的高峰期。题名《吉》,在孟加拉语中是“献歌”之意,以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为目的,但仔细阅读了整部诗集,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表面的宗教性之下,诗人旨在是放下一切手头的工作,“懈怠一会儿”,来一次与“生命”的对话。通过对自己的审视,诗人试图在心理上克服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围墙”、“牢房”、“枷锁”等,从中回归自身,剖析自己的灵魂,体验人类生命的本质,“在这寂寞和无边的闲暇里唱出生命的献歌”,并以此为将来找寻坐标和方向。

人生活在世上,总在寻找一种力量,用以支撑我们的所有行为、理想,乃至整个生命。诗人在《吉》当中,首先就通过仰视的姿态树立了一个“神”,希望以此在他“心中燃起理智之火的真理”,以神的力量和意志来给他行动的力量。但是,这个神不在高高坐在神庙里,而
“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和那最没有朋友的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们作伴”。

然而,诗人自知,“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我活在和他相会的希望中,但这相会的日子还没有到来”。他感叹,“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训练”。每个人离开自己是最近的,发出心声也是最简单的,但要认识自己,要写出内心的真实,却最不简单。因为,人最大的悖论在于:他永远在试图成为他所不是的那个人,却不去做他是的那个人。他不断寻求超脱。于是,诗人认为,他必须摆脱“诗人的虚荣心”,忏悔自己,只有这样,上帝才会用他的“生命把爱的灯点上”:

罗网是坚韧的,但是要撕破它的时候我又心痛。

我只要自由,为希望自由我又感到惭愧。

我确知那无价之宝是在你那里,而且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我却舍不得清除我满屋的俗物。

我身上披的是尘灰与死亡之衣;我恨它,却又热爱地把它抱紧。

我的债负很多,我的失败很大,我的耻辱秘密而又深重;但当我来求福的时候,我又战栗,惟恐我的的祈求得了允诺。

对救世主的寄托,渴望上帝在自己失意时出现在自己面前,换来的却只是神的沉默和隐匿。而自己,只能“像女丐一般地坐着,拉起裙儿盖上脸”,来回应同胞们的耻笑和唾弃。

很多的诗人,往往如果不是寄希望于忏悔和救赎,则用各种口吻描绘对未来憧憬。尤其在时代变革的时代,这种情感更是突出。泰戈尔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恰恰是意识到,这些都不足以给人继续下去的力量。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往往忘记“活在当下”,结果忽视了上帝在“生命的许多流逝的时光中,盖上的永生的印记”。神,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你没有听见他静俏的脚步吗?他正在走来,走来,一直不停地走来。

每一个时间,每一个年代,每日每夜,他总在走来,走来,一直不停地走来。

在许多不同的心情里,我唱过许多歌曲,但在这些歌调里,我总在宣告说:“他正在走来,走来,一直不停地走来。”

四月芬芳的晴天里,他从林径里走来,走来,一直不停地走来。

七月阴暗的雨夜中,他坐着隆隆的云辇,前来,前来,一直不停地前来。

愁闷相继之中,是他的脚步踏在我的心上,是他的双脚的黄金般的接触,使我的快乐发出光辉。

人生最大的支撑,不在于我们预先设定好的“理念世界”,也不在于我们对过去的执著,而在于我们是否时时刻刻地观察和体验自己身上和周遭的一切的“美”。

美,超出了功利,超出了是非判断,挣脱了你我此彼之分。上帝给人最大的恩赐,就是一切的色彩斑斓,以及那种“不搜求宝藏”、“也不会撒网”的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因为美超脱一切“世俗”判断之上,就连它的对立面,丑,也能够转化为它自身,于是,人才能真正得到“爱”。这样,才能真正地去爱自己,以及爱那些“最没有朋友的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们”。

但是,对世界、对人类、对作为客体的自爱,却并不能由此导向对“生命”本体的爱。因为,如果我们视“爱”为一种救赎,我们还有未能摆脱的束缚:一、是对人生的不完美和约束的否定;二、是对死的否定。由“美”导出来的“爱”,如果要上升到一个可以主导行动的哲学层面,就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人类的“终极束缚”。

于是,诗人告诉我们这样的故事:

当鸿蒙初辟,繁星第一次射出灿烂的光辉,众神在天上集会,唱着“呵,完美的图画,完全的快乐!”

有一位神忽然叫起来了——“光链里仿佛断了一环,一颗星星走失了。”

他们金琴的弦子猛然折断了,他们的歌声停止了,他们惊惶地叫着——“对了,那颗走失的星星是最美的,她是诸天的光荣!”

从那天起,他们不断地寻找她,众口相传地说,因为她丢了,世界失去了一种快乐。

只在严静的夜里,众星微笑着互相低语说——“寻找是无用的,无缺的完美正笼盖着一切!

并且,他大声地宣称:“在短念屏欲之中,我不需要拯救。在万千欢愉的约束里我感到了自由的拥抱。”

他“在醒时梦中都怀着这样悲哀的苦痛”,而且“就是这笼压弥漫的痛苦,加深而成为爱、欲,而成为人间的苦乐;就是它永远通过诗人的心灵,融化流涌而成为诗歌。

而且,“因为我爱今生,我知道我也会一样地爱死亡。”世界,原来就没有超脱。人,哪怕他再伟大,终究还是人,“逃避不受征服,是我永远做不到的”。因此,注定作为上帝的“求乞者”的我们,需要“默默地承认失败”,把虚无转为一种积极的力量,能尽情地去释放自己,制造五彩斑斓的世界,为自己,为孩子,“在宇宙的完整里,感觉一次那失去的温馨的接触,直到“在净化的清凉中,融化消失”。

其实,当我们企图用富含理性的文字去剖析这本诗集的时候,或许,我们正因为无法说出一种完整的生命体验,而在破坏它内在的美。并且,既然“我的心渴望和你合唱,而挣扎不出一点声音。我想说话,但是言语不成歌曲,我叫不出来。呵,你使我的心变成了你的音乐的漫天大网中的俘虏,我的主人!”那么,《吉》便是一种必需时刻有主体参与的生命体验。这103首用上帝的美谱写的生命旋律,以感性的方式,道出了每一代人所不断找寻的灵魂之奥秘。文字构成的曲子,直击心底,使人的心灵得到一种升华的净化,“让我全部的生命,启程回到它永久的家”。

2007年5月29日星期二

今日读书笔记

唐、宋儒家哲学思想的进程:

唐以文化传统为上古遗留给后世的“天理”,形成支配性的权威力量 — 北宋从古籍中寻古人之“道” — 南宋重构宇宙观,以柏拉图式的理学建构个人内心之天理,不承认传统与心灵之理的关系 — 南宋理学的内在矛盾,导致明、清间出现历史的回环

唐、宋间文学的形而上学理论中的道家支流:

在这个过程中,从文学的形而上学理论中,晚唐出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北宋出现苏轼,皆以“自然之道”的反动力量来[对抗]“宇宙之理”

北宋政治哲学与文学的关系:

北宋周敦颐认为文学写作阻碍道德成长,试图建构世界秩序的王安石、司马光则将文学置于次要地位。虽然这类观点难免极端,却引出了下面的问题:

当代问题:

当我试图让学生,通过感性的波动去认识自己的心,并以理性方式遏制感性的过度并将感性诉诸文字表达出来时,利用的是文学本体的理论结合亚历士多德《诗学》理论。

个体能够正视自己的情感,能够以理性或多或少“操控”灵魂时,华人社会当中属于群体的伦理观念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去加以推展?“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是否依然为理想主义,还是我们已经到达了它实现的历史阶段?也许,朱子理学(不牵涉明代,因为那时回环的开始)是可行的。但是,“天理自在人心”也许容易落入西方尼采“强力意志”的困境之中?伦理学是否有必要排除过度的怀疑论?

接着,还有“文”与“质”的重新估价,因为“文”(形式、仪式、礼节)的消解,容易导致“质”的难以辨别和继承。就如当我们失去了韩国文化中那种严格的“长幼有序”之后,虽然化解了“才”、“德”间的矛盾,却必须依靠本性去维持这种关系。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我们将上下关系转化为平行(平等)关系,于是伦理关系出现移位;对于有血缘关系的,则需要出于真心和真性的爱作为基础。但是,尽管说“血浓于水”,理性支配着本性,于是有拒绝关系的选择余地,而这是“文”存在时鲜少发生的。况且,在“教化”的层面,当伦理关系成为本性的问题时,个体之外的任何人,就无法对其具有任何的支配力。

因此,我们被带入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在伦理学(ethics)面前,人权等和morality有关的范式,是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靠边站,或至少不能占支配性的位置?

Can anybody understand what I'm saying at all?

Honesty






A song I uploaded myself.. "Honesty is such a lonely word".. It just strikes me so hard. Besides the society at large, I'm sure anyone who's been in true love understands the dilemma beneath this statement. 鲁迅's 《伤逝》 tells it all, from a man's perspective...

2007年5月28日星期一

[kpop] DBSK - like now






...

(Super Junior) K.R.Y - Han Sarameul

One more touchy song to my collection.. The guy with the scarf's called yehsung.. Now anybody has the same feeling as me - that he's a blend of lee jun ki + JJ lin?

2007年5月27日星期日

《千里之外》 费玉清版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我等燕归来
时间被安排演一场意外你悄然走开
故事在城外浓雾散不开看不清对白
你听不出来风声不存在是我在感慨

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两鬓斑白
闻泪声入林寻梨花白只得一行青苔
天在山之外雨落花台我等你来]

(Rap部分,此版本抹去。一则符合费玉清唱风,二则省去茫然,剔除无奈,以入“哀而不伤“之境。)

一身琉璃白透明着尘埃你无瑕的爱
你从雨中来诗化了悲哀我淋湿现在
芙蓉水面采船行影犹在你却不回来
被岁月覆盖你说的花开过去成空白

梦醒来是谁在窗台把结局打开
那薄如蝉翼的未来经不起谁来拆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
沉默年代或许不该太遥远的相爱
我送你离开天涯之外你是否还在
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用一生去等待

(全词押“哀“韵,且“哀”字恰处全文正中心,刹是醒目。口吻似古诗之闺怨,费氏男声,带丝竹风韵,颇具《诗经小明》“念彼共人,涕零如雨,岂不怀归,畏此罪詈“之挚情。虽谓“沉默年代“,然不忘反复对空吟咏,其积惨伤心,盖有不可尽言者。)

Sublimate and sublime

All humans have desires, which translate into emotions and feelings. The hidden danger, of course, is the inability to grasp the sensual with the rational. We don't need Socrates or Aristotle to tell us how detrimental it can be when the heart overtakes the mind and seizes control of the soul- anyone who's paid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himself understands it instinctively. Such is the background for a long-lasting Western tradition that stresses rational dominance. Sublime, a concept originated from the Hellenistic belief in the Olympian Gods, thus finds its way into the philosophies of Kant and Nietzsche.

Yet, as Hegel pointed out, it is highly impossible for the Arts to establish association with the spiritual as in ancient Greek. Looking at that today, we need to concern ourselves more with sublimation - the ability to translate "raw feelings" into something of a higher level. What that "something" is depends a lot on the individual, but sublimation should have its place as that of belief in Kant's philosophy.

Teachers of the Arts - whether literature, music or art - thus need to focus on the way feelings and emotions are expressed. Usually interpreted as "gen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ur specialised fields, these modes of sublimation determine the way individuals transcend themselves, or for that matter, whether they do succeed in transcendence. Psychology, philosophy, aesthetics, language (the study of the medium) need to come together so as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of trends. Ultimately, these could have a net effect on whether a particular tradition or culture lives on, since modes of sublimation will in turn decide whether we are able to resonate with the souls of our ancestors.

2007年5月24日星期四

[转载] 我对华文教改的反思

以下文章的观点,自然有可取之处。但是,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将某些方面的语文教育心理考虑在内。我觉得,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文中所谓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这里牵涉的,既有学生主体的因素,也有文学文本中的因素。说到底,我认为语文教学必须以审美为第一性,以语言为第二性,以文本分析为第三性。先从学生主体的心理感受入手,让他们的心波澜起伏,打破麻木不仁的状态。然后,以文本的阅读,作为一种范例,教导孩子无形的情感转化为有形的语言,并将语言教学与这种“由内往外”的过程紧密结合。最后,如果有时间,可以进一步采取文学分析的手法,通过“解构”的方式,让孩子明白文章的“建筑美”,并引导他在自己的作文中,将艺术手法“重构”,为自己的情感表达和观点阐释服务。这是我的“教学法”的基础主张,与同僚们共勉之。
=======================================================

● 何子煌

  我国的华文教学改革,给人的印象往往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是变好变坏,各人自有说法。不过,大家来来去去大多数围绕在以下 几个问题上议论,比如:华文水准是否越改越低?教学法是否有趣?教材是否适合?测试方式是否合理?但就是很少有人从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问题的症结 所在。

  在国立教育学院中文系培训职前华文教师的课程里,长期以来好像就没有语文教学心理学这个科目。学员必修的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科目, 都是以英语来教导,包括让华文教师进修的教育硕士课程的科目,如“教育研究法”等,也都是以英语作为教学媒介语,使到许多华文教师没有机会接触到华文语文 教学心理学。

语文教学心理学

  什么是语文教学心理学?简单地说,是运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基本规律。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以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作为研究语文学习,语文教育的一般理论指导。

   语文教学心理学对华文教师重要吗?我们可从教育心理学和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重点的不同来看: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以心理学的知识来解释语文学法和 教法。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则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来研究语文教学中的一些特有的问题。如:学生识字(词)的教学心理,识字认知特点,听说教学心理,课 文理解的心理过程,写字教学心理、作文心理的过程和学习华文的心理障碍等等。就以上所说,这对华文教师是何等的重要。 

常让人觉得过于仓促

华文教改委员会提出的改革方案,经常让人觉得过于仓促。在实行时,也令许多华文教师感到忧虑不安。最近的教改,也不例外。为了推行“少教多学”的理 念,有关当局删减了字表里的许多生字和教科书里的课文,同时也要求教师不要教有关的课文和生字。有些年级的课文竟删减约10%-50%,并且强调不教的课 文不必考查。这个措施,也让某些教师一下子感到“无课文可教”。

  但不管怎样,华文教师向来都大力支持教育部的政策,在教学手段方面,甚 至百花齐放,各出奇招。举个例子来说:不久前提出课堂教学要“有趣”,要“有创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是,课堂教学就有“钓鱼法”、“麻将 法”、“漫画法”、“流行歌曲法”、“演戏法”等等教材、教法出笼,我国的媒体也大力配合来个大事宣传。

  不过,仔细想一想,这类的教材、教法能成一套系统吗?能使学生的语文基础更扎实吗?对语文教学能有多大的成效?

  也许,这类的教材教法,就会像一些流行歌曲一样,一阵风来一阵风去,了无踪影。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不朽事业,一次教改的影响至少要在8至10年后才能看得出来。各所学校寻求一套适合自己的学生,较有系统、可追随的、且符合“创意”的课堂教学法,是当前的急务。

  目前,我国的语文教学忽视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做依据,是令人担忧的。尤其是创意教学,没有教学心理学的理论作后盾,教师是无法适应语文新课程的要求的。

   从语文教学研究的内容上来说,语文教材、教法着重在研究“怎样教”,而语文教学心理学则偏重于研究“为什么这样教?”,“这样教的效果如何?”,“学生 的心理过程及其特点又如何?”。从研究方法上来说,教材、教法主要是以教师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来论述问题,而语文教学心理学绝大多数是以实验为基础来研究教 学问题。

  如果教师只知道怎样教,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教?”,不能预测“这样教的成效如何”,是很难有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一个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学语文的心理,也要了解教师教语文的心理和语文教学的心理,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作用。

   目前教育学院中文系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学员到学校实习期间,前往视学的并不是授课的讲师,而是学院另外聘请的一批退休教师和校长。如此一来,讲 师无法观察学员在课堂上如何教学,无法知道他们是否能把理论付诸实践;更无法与学员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教,以及教学的效果如何。至于那些退休的教师和校长, 因为他们不甚了解讲师们讲课的内容,也不大清楚讲师对学员的教学有什么要求,他们只凭着学院分发的考查单(check-list)来视学,所以,这样的视 学对学员来说,是帮助不大的。

  现在课程开发的趋势,包括校本课程的开发,大家都认可要以“学生为中心”,但没有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为 基础,编写出来的教材,往往无法真正地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精髓。他们只是以几个人的观点为出发点,来揣测学生想什么,要学什么,他们就要设法灌输什 么。这种作法,中间的代沟可能会相差很大。因此,编写员在编写教材及决定教学法时,应该参考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作为依据。

“敏感期”和“低潮期”  

  还有,语文教学心理学还研究学生语文能力学习的“敏感期”和“低潮期”。如果教师明白学生在 什么时候是处在“敏感期”或“低潮期”,在这些阶段有什么特征,就能懂得及早采取适当措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比如:学生处在‘敏感期 “时,学习效率较高,教师就可以加强训练,语文能力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如学生处在’低潮期”,其表现是进步慢或甚至是退步,这可能是言语发展存在的一种 潜伏现象。如果教师能明白,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是在教学的时候,而可能是在教学以后的一定时间,就不会感到焦虑。一个好的教师,一定要有这种分 辨的能力与解决的方法。

  语文教学要成功,教师还要设法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如:注意,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创造等。不过,单从提高 智力因素去着手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充分开发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这些,都是语文教学心理 学研究的方向。

  学生对华文的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非智力因素比教学法的影响更大。比如: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就会失去直接推动学生去学习的内部动因,也就是说没有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如果学生的意志力不强,对华文的学习就很难坚持下去。

  华文教改要成功,我们认为不能只单靠教材、教法的改革,还必须要客观环境的配合。例如:北方的橘子移植到南方,如果不注意土壤、水和空气的调和,即使园丁有再好的技巧,也无法种出甜美的橘子来。

·作者是资深教育工作者

2007年5月23日星期三

今日随感——亲情、工作、生命

人生的复杂,在于太多的人告诉我们太多的事,而我们却遗忘了自己的存在。

曾经身历其境,从中倍受震撼的,才是让我们真正感动的人、事、物。

郭富城主演的《父子》,深化了父母失职的教训。

孩子一个人暗暗抚摸灵魂的伤疤,如此醒目,如此沉痛。

换位思考,为人父母确实不是件简单的事。因此,不能怪爸爸的市侩,不能怪妈妈的暴躁,

更不能原谅自己的身在福中不知福。

吴韦才《新加坡人的“忙”与“盲”》,确实深刻。

就如今天好友偶然说,自己从我身上学会了如何保持清醒,

透视无头苍蝇似的忙碌背后,那条路所引向的终点。

只是,回到祖国,仿佛卷入旋涡。

无法自拔,无法停歇,只能不断走着、跑着、奔着……

尤今的文章,以谈藏书者开头,以自己的书至多传两代结尾,

那句中文书 =“天书”,如同重锤一般,让我往后扑倒,脊椎撞在椅背上。

一路走来,感受到华文的前景茫茫,

却从不放弃希望,更不肯向现实低头。

只因为到了今天,终于发现了这个语言的美,

明白了中华文化需要母语承载,才可能根植在我们的心、我们的灵魂中。

未来总是人创造的,没有所谓给定。

灯火阑珊处,总能找到柳暗花明似的伊人;

酷暑折腾时,皎洁的弯月却总带来心头的一阵凉意;

就算是地狱,也有弥尔顿笔下的鬼火,

“没有亮光,只是可以照见事物的黑暗”。

伤感、无助、刺痛、凄楚、悲凉、失落,

也许正是“倒卷黑云遮古林,平沙落日光如漆”。

Tank:《岚》






還記得那夜 青春最初一頁
眼前的世界 看起來快毀滅
你在我身邊 看著屋檐 像末日的雨天
倘若雨大一些 是否靠近一點

你沒有察覺 心跳特別強烈
颱風把沉默 吹襲了一整夜
明明有感覺 可惜時間 溜出了我指尖
回頭只看得見 滿地回憶的碎片

答案一直到今天 才在我心中浮現
愛情曾出現 那一瞬間 我們都沒發現
那雨勢一直到今天 還下在我心裡面
淋濕了雙眼 事過境遷
才清晰地看見 你的臉

後來那幾年 當然也有雨天
我開始學會 等雨後的晴天
誰在我身邊 渡過長夜 任雨點再傾瀉
卻再也找不回 當時心動感覺

你是否偶爾 像我靜靜懷念
嵐一樣的愛 傾盆的那一年
如果那場雨 再度襲捲 重新再淋一遍
我一定抱住你 絕對不讓你走遠

答案一直到今天 才在我心中浮現
愛情曾出現 那一瞬間 我們都沒發現
那雨勢一直到今天 還下在我心裡面
淋濕了雙眼 事過境遷
才清晰地看見 你的臉

2007年5月22日星期二

[The Straits Times]The nightmare world of dreams

The issue of education is an ever-lasting debate. The questions that hang in the air like spirits never to be exorcised includ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the ends of examinations, the association of good grades with success, and the trade-off between personal choice and parents' expectations. Dilemmas are everywhere. It is thus imperative to consider all these factors and resolve them within ourselves first. One thing which I believe Singapore is doing right is its efforts to de-stress the significance of exams, moving on instead to development of the pers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blank spaces waiting to be filled if we were to try and get everyone to be aware of their self-identities. Teachers, for one, need to develop their own "education philosophies" and not just move passively with top-down policies. In new-age Singapore, my dream is to see every educator knowing their purposes and doing things their own ways, gradually turning policy into a macro steering wheel powered by a bottom-up collective will.
========================================================

For many Asian-Americans, their dreams of academic success have survived long journeys and refugee camps. Yet there are dark perils that run along the same path to achievement.

北京之旅

在上课的时候放自己几天的假,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自我更新。

别误会,我没有翘课。本来就只是周三到周五有课,刚好上周五学校运动会没课,所以就空出了四、五天。于是,便决定到北京玩玩,弥补自己“五一”长假因“闭关修炼”而无法“展翅高飞”的遗憾。

写游记,最好是每天记录自己的心情点滴。如果不能,也只好像我这样,把印象最深的事情速笔记下。

周四晚上火车,见识到了“新火车”的魅力——橘黄色的灯光,没有烟味的空调,爽呆了。身旁坐了个老爷爷,本来是井水不犯河水,他吃他的东西,我读我的书。晚上十点多钟,也不知是不是睡不着的缘故,爷爷突然以女腔唱起京剧来。周围那些闭着眼睛试图入眠的乘客,自然是不耐烦,但谁也不敢说什么。自己呢,因为听不太懂爷爷唱什么,本想继续看书。只是,那双眼睛看着书上的字,心思却被爷爷“绑架”了,以至于像Hamlet一样,凝视着words, words, words。既然读不进去,索性放下手中的读物,闭上眼睛,尝试捕捉爷爷的唱词。很多时候,听得清的只是支离破碎的片断,如“娘,您这是在说什么”、“君何苦我”。然而,爷爷突然来一首苏轼的《水调歌头》,却是我熟悉的。尖细的唱腔,仿佛悬在空中的一条丝,听来倍增凄凉。即使爷爷有意无意地删掉了“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仔细聆听,整首词却还是令人心中泛起一阵阵凉意。特别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是发自内心的“闺怨”情怀,别有一番滋味。


隔天早上,第二轮演唱。很多还是听不懂,只似乎听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接着,是这样一段讲演:“人的笑分三种,一种是无缘无故的笑,这是神经病;一种是回忆起往事的笑;再一种是看见人的愚蠢或恶人被惩罚所发出的笑……项羽真是个大笨蛋,‘四面楚歌’不过是个心理战术……毛主席说‘牛鬼蛇神’,用得可真贴切。像陈良宇这类人,大家看在眼里却不敢说什么,如今揭发了大家争相起哄……我们这些老百姓,能做什么?世事看在眼中,不妨付之一笑!”

爷爷一段话,愤愤不平中夹杂着个人的坦然与阔达。见他时不时来个傻笑,自己心里不禁想到,他这一辈子经历过什么,我这一辈子又会经历什么。自己到了爷爷这个年龄的时候,是否也能如他、苏轼和曹操一样,让一切的怨恨化解在对月、对酒和对人的吟咏谈笑中?还是,自己会成为那转世项羽,发出那不由自主的“虞兮虞兮奈若何”?

(待续)

  • 长城的台阶;太阳的光环与两道彩虹

  • 清华大学白杨树的“闹”

  • 湖与塔的无语对话及北大的夕阳

  • “障景”:先抑后扬,先急后缓

  • 慈禧的残忍与滑稽;每个人总有人性的一面,然而一旦被某种权势或欲望的魔力吞并后,人格难免会变得畸形



2007年5月16日星期三

[Jpop] Begin (Live with translation)

I just think the lyrics are meaningful, esp for some friends who are facing some sort of "crisis" at this point in their lives.. Music genre may be a little different, but still the relatively "safe" (mainstream, acceptable) type..

[Kpop] Sun shower/ Fox rain






A bit of sax.. Just the kind of song that brings out the softness of DBSK's voices..

2007年5月15日星期二

不平则鸣,新诗一首

疲惫的心,如蚕茧一般抽出

长长的思绪

拉着拉着,剩下

一具干枯而没有生命的尸体


灵魂虽然释放了自己

换来的,却是自由而没有责任的

寂寥与孤单

已经没有回头的路


汪洋中空旷的孤岛

偶然来了一个漂流者

孤岛给他生命,他却始终向往

同他一样偶然路过的船只


即使到来的是会扎根发芽的椰子

树总有消逝的一天

小椰子再次归入大海

漂流到另一个未知的岛屿


于是,灵魂和孤岛

望着柔美的夕阳,低首祈祷

天神终于开了眼,护送灵魂

到孤岛上化为一座不高不低的山丘。

2007年5月14日星期一

[转载] 妈妈眼中的情人

这篇文章,读来有种窝心的感觉。或许,这是我们一部分人父母的共同写照吧。至少,我可以明确地说,我已故的妈妈是这样的。记得她在最后的日子里,人虽然在疗养院,心却是在家里的。见到我们兄弟俩,先问的是:“爸爸今天累不累?”见到爸爸来看她,第一句话总是“来做什么?在家里多休息”,虽然我们看得出,她心里是有点想念老爸的。

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埋怨爸爸,说他不会赚钱,说他不明白她的苦,有几次还离家出走回娘家。虽然从来没有提离婚,但那种经验还是让我这个长子有些害怕的。说实在的,我一直认为,在爸妈之间已经没有爱情了。但母亲去世前的几个月,才发觉原来自己错了。对他们那一辈人来说,爱情不是挂在嘴边的,甜甜蜜蜜也是有孩子之前的事情。一旦孩子大了,爱情只以温情脉脉的“多休息啊,别累坏了”的方式,含蓄而真挚地呈现出来。



● 林弘谕

  母亲是我的忠实读者。

  昨天的母亲节,因父亲再次入院而临时取消在家里庆祝母亲节,而我得出国公干,饭局只好改期。

   老爸老妈是对幸福的夫妻,虽然老妈不十分认为。结婚后,老爸老老实实地供给一家五口的需求,从来不缺,而且买东西如柴米油盐是大把大把地买,像买米吧, 不是5公斤或10公斤,而是向米商购买一大麻包袋子的米,少说也有50公斤;糖和盐包,多得可以用来打沙包。妈命好,从来不用上巴刹,都是爸骑着脚踏车到 以前如切路一带的湿巴刹去买鱼肉菜,买回来后,她偶尔会说这个不新鲜,那个菜有点烂。她嫌这个男人不会甜言蜜语,有时因某事气煞时会说:“好像木头一样, 连吵个架都不会,只有我一人说,他就是不开口顶我!”老爸勤俭,雨天他会用几个桶在后院盛雨水,用来冲厕所;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吃饭时,总是最后一个用手 指把饭锅里的饭粒挑干净。他三餐简便,什么都吃,这点老妈最赞赏,说他从不挑剔,这优点后来我们三兄弟也慢慢继承了。

  老妈是幸福的。半个世纪的婚姻,另一半竟然不曾跟她大吵过。

  自从在加东老家一次被电单车撞伤脚后,老爸的身体就偶会出现状况,尤其这三五年,小中风加轻微心脏疾病,整个状态大不如前。但是,他固执和坚毅的个性依然故我,行动不便时,他坚持不用手杖,妈笑说他连手杖都不会用,不着地,是提着走的。

   老妈受不了老爸的牛个性,什么痛都能忍,明明是发高烧,他说没事;给滚热的水烫熟了手腕,他也说没事;躺在医院病床上几天了,医生问他哪里不舒服,他就 是说没事。这点,我们偶尔也有所怨言,因为他的没事,最后变成我们有事,为他瞎忙。他怕老妈操心吧,因此都把痛往肚子吞。

  由于得在家里照顾两三个侄儿女,老妈只有周末有空,才能跟着弟弟去探望住院的老爸。她有时说,在医院更好,有人照顾着,否则在家她和佣人忙不过来。

  两老的感情,平淡如水,在我眼中却日日如新。老妈很在乎老爸的,嘴里喜欢说他不解风情,硬脾气,但是一旦老爸出事,她的心是慌的。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快乐的滋味,一份闲适与恬静。他们这辈子的精彩,就定格在儿孙的身上。生养我们后,两人不曾一起出国游玩,认为孩子的快乐与安康胜过一切。生命的独特性,是看我们如何去雕塑它,他们选择化为泥土,作为陶塑我们的材料。

2007年5月10日星期四

[Kpop] Yak-Suk (约定)






OST of Kdrama "Beautiful Days".. Came across it by chance, it's the kind of love songs that has some sort of "power" with a "desperate" or "desolate" feel...

Seashore

by Ralph Waldo Emerson

I Heard or seemed to hear the chiding Sea
Say, Pilgrim, why so late and slow to come?
Am I not always here, thy summer home?
Is not my voice thy music, morn and eve?
My breath thy healthful climate in the heats,
My touch thy antidote, my bay thy bath?
Was ever building like my terraces?
Was ever couch magnificent as mine?
Lie on the warm rock-ledges, and there learn
A little hut suffices like a town.
I make your sculptured architecture vain,
Vain beside mine.
I drive my wedges home,
And carve the coastwise mountain into caves.
Lo! here is Rome and Nineveh and Thebes,
Karnak and Pyramid and Giant's Stairs
Half piled or prostrate; and my newest slab
Older than all thy race.

Behold the Sea,
The opaline, the plentiful and strong,
Yet beautiful as is the rose in June,
Fresh as the trickling rainbow of July;
Sea full of food, the nourisher of kinds,
Purger of earth, and medicine of men;
Creating a sweet climate by my breath,
Washing out harms and griefs from memory,
And, in my mathematic ebb and flow,
Giving a hint of that which changes not.
Rich are the sea-gods:--who gives gifts but they?
They grope the sea for pearls, but more than pearls:
They pluck Force thence, and give it to the wise.
For every wave is wealth to Dalus,
Wealth to the cunning artist who can work
This matchless strength. Where shall he find, O waves!
A load your Atlas shoulders cannot lift?

I with my hammer pounding evermore
The rocky coast, smite Andes into dust,
Strewing my bed, and, in another age,
Rebuild a continent of better men.
Then I unbar the doors: my paths lead out
The exodus of nations: I dispersed
Men to all shores that front the hoary main.

I too have arts and sorceries;
Illusion dwells forever with the wave.
I know what spells are laid. Leave me to deal
With credulous and imaginative man;
For, though he scoop my water in his palm,
A few rods off he deems it gems and clouds.
Planting strange fruits and sunshine on the shore,
I make some coast alluring, some lone isle,
To distant men, who must go there, or die.

[交织着时间、生命、美、力量的一首诗。在一种美丽的柔性魅力底色上,大海带给海滨上的人的,是一种无可逾越的力量和崇高性。感受的,是一种夹杂着幻觉却难以超脱的现实。以大海的责骂为开端,以突兀的“死”为收尾,人在大海的面前,得到的是长久和短暂的交织错位,还有仿佛带着爱的母亲对犯错的孩子的教诲。May we all receive the gifts the sea-gods have in store for us.]

夏季感悟

带刺的阳光,伴随着微冷的凉风,上海的夏季总算是到来了。在冷和热的特殊调和中,心的温度也起伏不定。虽然平静,却有烦恼;虽然浮躁,却能找到一个暂时停靠的港口。人生的微妙,就是二元化永远不能在现实中成立,只有二律背反那难免折腾灵魂的黑色幽默。


人生的感悟,有时会遇到瓶颈,让人因为找不到发自内心真实的感触而心神不宁;有时却莫名其妙地从左右上下突袭,让处于中间的人,一时措手不及。

于是,来不及思考,就先努力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

有同学来找我,说自己面临“身份危机”,而讨论的结果是:她需要一个终生伴侣,和她一同规划和创造美好人生的计划。

接着,和好友在网上聊天时,他坦言自己必须学会接受孤单。他说,自己的内心不由自主地希望最亲的人一辈子在身边,这种“在身边”除了要是心灵的,还要是肉体的。而因为现代人一种不愿滞留于一地太久的性格,这种要求为别人带来的,是他所谓的“情感包袱”;为他自己,也不能说是一种混乱和危机。

信念与现实之间,难免存在着矛盾和差异。有时,这种差异导致的,是灵魂撕心裂肺的狂叫、毫无节制的撒娇,甚至摧毁理性的失败挣脱。

也因为每个人的问题,终究必须靠自己的心来解决,所以我能给这些朋友的劝告,不外乎几条“规律化”的经验概括。毕竟,虽然他们的问题对我来说不算陌生,但我有我的人生观,我有自己的应对方式。能逃避的时候,我总还是能用某种“自我欺骗”或“自我宣泄”的方式来使问题在心的视野中模糊;不能逃避的,有些我能像黑洞吸纳并让它莫名其妙地步成为问题,有些则被它困扰着,却从来不会怎么启动极端的反应机制,除了妈妈去世的那一次。

人总是孤单的——这句话在某种层面上来说,总是无可争议的。注意,孤独(lonely) 和孤单(loneliness)之间,是有差异的。前者是伦理问题,后者是本体论问题。似乎,这个世界上,在各种关系的背后,主体内心总在发生着难以言说的微妙变化。如何学会接受孤单,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不断发生,现在不断发生着的困境。我们往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错误地将孤独看成孤单,或是让孤单过度介入人伦关系中。结果是,孤独的时候自我悲怜,即使成功地做到孤单后,却再次因为感受到孤独,最后又陷入烦恼中。

曾经想写一则短篇小说,叙述一个女人如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因患绝症而无法照顾好孩子的故事。大概的内容是,这个女人爱她的孩子,但孩子从小学会独立自主,而且因某种原因本能地难以表达内心的爱,以至于这个孩子成为青年后,分不清真爱和责任。得不到爱的表示的女人,有意无意地让病情恶化,为的是得到孩子的关心,让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久一些。但因为爱,这个女人在自己病情的末期,让孩子出国留学。最后,她接受了自己是个孤单存在于这世界上的人的事实。结局是,孩子在她临终的那一刻,赶到了病床边,忍着泪在纸上写了“X爱妈妈”(X为孩子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四个大字,此时已耳聋的女人,就带着微笑与世长辞。

Bittersweet的结局,是我自己的故事。不同的只是,虽然我也曾在妈妈去世前的一个月,终于学会写下“雄爱妈妈”,但我并没有及时赶到,见她最后一面。

不过,正是带着这种遗憾,才懂得了妈妈在表面的唠叨、倔强、严肃下真正的精神力量,也更学会了去珍惜所有出现在自己生命中的人。即使对待过客,虽然知道他们终将离我而去,也以真心的态度去享受在一起的每一刻。我想,这也就是我这四年中,成长得最多的一点。

而这让我一辈子受用的道理,也是妈妈送给我的最后一份礼物。

2007年5月9日星期三

[转载] 人文政策:要有新加坡的语境

● 吴韦材

  淡马锡初院唐佑彬老师在报上提出“文化教育”主张,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他同时也指出我国华文教育因过分重视语文层面而无形中累积了盲点。

  对唐老师的主张,在上海复旦大学就读的陈炜雄也给于回应,并以钱钟书对人文学科的看法,最后标出“人的教育本来就应该追求整体性,即使我们在实践中难以顾及全局,至少应该在思考的层面,尽可能从整体把握问题”。

  笔者绝对赞同并鼓励“文化教育”的有效推行。不过,假如我们新加坡当一谈到“文化教育”就自然而然地去到“华文文化教育”上去,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方向,还是有偏颇的。

原有人文价值摇摆不定

  近半世纪来,西方文明价值观在东方社会造成的冲击确实显著。物质化、市场化、经济务实主义的大浪,把一些东方原有人文精神价值冲得摆荡不定,也引起许多东方社会学者对此文化冲击关注。

  这种关注,往往也造成一些文化偏见,甚至有些学说判定西方现代文明是没前途的,甚至是反人伦的。

其实,社会上许多一边反西方价值的人正在一边享用着西方价值带来的好处。这种状态,很容易使人在鼓励文化教育或文化政策时会齐声同唱一个调子,但实际生活里身体力行的又是另个版本故事。

  这样下去,再搞也不出自己文化来是一回事,还会越搞越表面化,越表面化自己的真正面目就更加模糊起来。

“搞”文化,我们“搞”很多年了,为何一个拥有快要两百年开埠历史的移民城市,还无法把自己的文化面目“搞”个清楚,这其实是很匪夷所思的事。

一个国家当然是需要有其文化政策的。一个受福柯(Michel Foucault)所影响而产生的思想流派,指出文化政策与文化研究是一个并行的混合物。

  学派认为,无论在建设、定位、吸收或筛选上,文化政策与研究都有相因关系,不可分割。文化研究中的批判分析和国家政策定位之间,更应该为建立更密切关系而努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最大考量的依据在于社会,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人们需要什么或人们心灵的本质是什么,在对一般流通的审美作出分析与判断之前,政治上的实践性,应该是首要的考虑。

  而我们做了什么?

  说句“想当年”的话,半个世纪前我们社会相对较为单纯,而这种单纯里其实有着一种身份的清醒意识。

  即便我们早年中学里学过的马来班顿如今都忘得一干二净,但笔者心里从没忘记过那个多元民族个性时时能与环境呼应的年代。

须朝自己的整体性发展

  曾几何时,西方文明大浪一波波冲来,我们就招架不住,先做了欧美文化外层糖衣的舔食者;现在中国经济好了,又觉得《论语》里每句话都头头是道了。

  笔者不是故意挑毛病。但我们国家文化政策,近20年一直只是处在一种“机关制度的门槛政策”之下,是不争的事实。要鼓励你,就给一点资助你,由你去搞,搞坏了我就拿出一部禁令章程来禁止,这样不是文化部,这只是文化警察局。

  一个国家应该有自己文化政策,而且是与社会民生积极对话及具有互动鼓励的。它必须具有能对社会人文作清醒研究的能力,那样它才能对自己社会的文化实质具有正确的分析能力。

同时,这也才可以综合、归纳、整理并同时扩大属于自己的文化项目:历史的、地理的、生活的、人民思想的。

  这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政策应该负起的引领责任。

  当然,文化果实例子也是有的,如妆艺游行、国庆庆典、新加坡美食、中元节盛会、新加坡人办事风格,都是。也许在一些人眼里这些都比不上人家一套《托斯卡》或什么大唐辉煌歌舞,但,这就是我们。当我在国外人家问起时,这些都是我骄傲的项目。

  然而,新加坡怎么老是处于这种落后的“东西文化对垒”语境里呢?一会儿模仿人家选摇滚偶像,一会儿举脚赞同去背经;一干人等天天撕心裂肺要喊华文文化救亡,一干人等又完全认为这些落后老土。

  我们有我们的人文,但如何朝向属于自己的整体性发展,这才最重要。

  从飞机上望下来,一个如此美丽如此现代化的岛屿城市,一个本身拥有不同种族精华的国家,为什么在文化政策上那么没有明确清醒的作为呢? 

2007年5月7日星期一

华文文化教育中的现象与问题

这篇文章刊登在今天的《联合早报·言论》上,但因为篇幅过长遭到编辑的“节选”,无法完全传达我所要表明的立场和问题。因此,这里刊登全篇原文,供有兴趣的朋友阅读。我期盼得到你们的回应,一同交流观点。

======================================================

淡马锡初院唐佑彬老师近来提出“文化教育”的主张,以中学课本为媒介,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并适当地将这些知识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切实地指出了我国华文教育因过分重视语文层面而无形中累积的盲点。

然而,本人在涉猎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与现当代儿童(与青年)文学的当儿,注意到了一些现象与问题,希望提出来与我国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分享,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文化教育”一词,本身涵盖的意义范围非常广,因此在过程中难免牵涉到许多不同的学科的问题。这现象也不足为怪,如钱锺书曾说的,“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映发,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成为某一门学问的专家,是客观上不得已的事。人的教育本来就应该追求整体性,即使我们在实践中难以顾及全局,至少应该在思考的层面,尽可能从整体把握问题。

多元文化与伦理学问题

首先,文化教育本来就不应该只是一种纯粹“知识论”意义上的实践。它首先必须解决的,是一个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问题,以及这个社会共同体中人与人和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学问题。

在我国,当下的华族文化教育如果只停留在单纯的儒家思想教育上,绝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特殊的历史背景,使新加坡人客观上处于多元文化的土壤中。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像本人这一代的青年,就切身地感受到各种强势文化的冲击,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确实已经成为“中西交融”的个体,虽然这当中还分“中多西少”、“西多中少”和少数的“不中不西”者。

因此,在华文教学中谈文化教育,在本人看来至少包括了以下两个目的:

一、从中华文化出发,探索中国传统价值观与西方人本观念的异同,然后通过文学与文化教育来试着消解、融合或让两者成为能够并行而不构成尖锐矛盾。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难免将个人完善的这个层面作为社会伦理的基石,因此在推行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使“个人”的层面被淡化,逐渐给人的误解是,中国思想重群体而忽视个人。这是必须消解的偏见。当然,对于政策制定者乃至每一位教师,这难免为一个非常高难度以至于略显苛刻的要求。

二、必须兼顾到本地独特的多元民族与宗教的形势,因为它对中华文化的全面性构成一定的难度。例如,神仙鬼神等志怪故事,本是中国文学中非常精彩的一个支脉,有力地展现中国人讲故事的想象力。然而,因为它们在当下和道教和“迷信”挂钩,于是因触犯多元性而成了华文教育中一个“禁区”。有趣的是,西方文学中的天使、恐龙、恶魔,却一般被视为具有“普世性”的虚构文学形象。

在教学安排和教材的编写中,有一个层面也是我们时常不太重视的,或者说是没有彻底贯彻的。这便是一个“伦理阶梯”的问题。哪种社会伦理关系先学,哪种关系后学,固然在课程标准中有一定的说明。然而,我们往往忽略的是,先前学的伦理关系,有没有必要以及如何在日后巩固和重新审视;后来学的伦理关系,是否能以及如何在之前打基础。本人听到一些中学教师说“道德教育是小学老师的事”时,相当惊讶。中学生就不用学人生道理了?中学生道德就完善了?或许,这也是我们的教育学院的老师们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于孩子心智水平和审美能力问题

鲁迅曾说,中国的“说部,若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汗牛充栋……”。于今之世,“言情谈故刺时志怪者”各有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

先说“言情”。说实在的,面对现代社会的科学至上、理性思维独霸一方的局面,我们有些时候难免要考虑的问题是,世界在孩子的心里,是活是死?理性思考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压抑了孩子的感性,并是否已经让我们的孩子置身于一个麻木、哑巴的世界中?如果是这样,孩子永远无法进入文学,因为对话的条件无法成立。他将只有自我的声音,却没有办法得到外界的回应,以至于他也逐渐变得麻木不仁。

然后,中国人的“言情”中,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实际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千家诗》便是按四季来编排诗歌的。在四季如夏的新加坡,地理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局限,为孩子感受中国诗人“惜春”、“悲秋”等情怀难免构成一种障碍。但是,还有许多的自然现象是孩子看得到的,如日出日落。关键的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去感受自己的环境,去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心情,并学会如何真实地表现他们的所思所想。

教会孩子如何审美,是当务之急。当然,除了和大自然的对话,这其实也可以从其他诸如音乐、艺术领域入手。丰富的流行歌曲的资源,等待老师们去利用。本人就曾经在中学教学实习中,播放韩语歌曲让学生听。一则迎合“哈韩风”,二则学生听不懂歌词,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确实符合他们当下的审美情趣与能力的。因此,要求学生静下心来,从音符的跌宕起伏中感受心灵的波动,促进想象,事后把歌曲引发的感觉和想象,构思为一篇作文。有些学生写了小说,有些写了抒情散文,但都是真心所思所想。这种做法,有些同僚不赞同,但在本人看来,不失为一种另类的“命题作文”。

再来,历史掌故本是我们的华文教育中应该重视的另一模块。司马温公敲水缸、岳母刻字等家喻户晓的故事,早已成为小学课本中必不可少的篇目。然而,似乎到了中学以上的程度,我们的教育就不太重视掌故了。记忆中只有高中语文特选课程中《世说新语》三则“志人”短文是比较有趣,其他的如果不是没有,就是教师上课过程中毫无情趣,尔沦为知识论或成为儒家思想的死板“载体”。实际上,中国启蒙读物中有唐代李瀚的一篇《蒙求》,其中有大量的唐以前著名人物的事迹,就连本人这个大学生读来都津津有味。此外,还有先前提到的《世说新语》,也是文化教育中人格塑造的有效读物。重点是,教师们是否有能力把这些掌故,叙述得生动有趣,而且点出在“忠孝仁爱”之外的多方位的人性特征。

“志怪”者,参杂古人信仰,被指为宣教或迷信思想,上文已提到,这里不加赘述。最后是一个“刺时”问题。当然,这应做到何等程度,如何在给孩子揭露世界真面目时留下一片干净单纯的田地,是值得思考的。在孩子那里容易显得深奥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在华文教育中也是需要重新审视的。相信华文教师们都知道,华文试卷一中“报章报道”的议论文题目,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苦涩或无味的“操练”。先提对现象感到“亢奋”、“悲哀”,然后从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分析问题的成因,最后提出一些无关痛痒的“解决方法”,已经成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固定模式。学生分析问题的时候,也都是“一本正经”,即使另有想法,也因为担心“离经叛道”而不敢冒险。这种变异的“道学家”教育,不知已有多少届的学生经历过。是时候对此进行检讨了。

信与美、有趣与有益之间的差别,在孩子那里如何统一?科学知识瓦解幼儿的初级虚构后,何以让孩子保持“赤子之心”,促进审美情感,生发高级虚构?这些都是我们的人文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华文教育绝不能因为要“教好语言”而逃避责任。

关于文学作品和阅读赏析

本人发现,新加坡的学子,似乎往往不知道什么才是适合于他们的文学。问孩子们喜欢什么小说,除了少数几个说出了金庸的几部武侠小说外,其他都是英美法的作品,特别是哈利波特,也偶有一些日本作品。这不禁让人担忧,是华文教育界没能为孩子们(特别是中学生)制定一系列可以让他们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理解、观赏乃至对话的文学作品,还是白话文作品一百年,除了少数,都不适合我们的孩子和青少年,显得不是太沉重,就是太轻浮?似乎中国的现当代作品中,就连本人非常喜爱的冰心的《寄小读者》,对孩子们也无法产生吸引力。至于一些本地华文文学作品,虽然有些确实有相当高的水平,但是否能切合学生的口味和审美情趣,还是另一回事。也许,我们无法干预作家创作的自由,但本人认为,我国确实需要多些从创作动机上就是针对中学生和高中生的文学作品。

而且,我们也必须考虑,,华文文学如果在写作方式和主题思想上和西方文学完全一致,那么,假如孩子的英语比汉语好,他们凭什么要去阅读华文书籍?现代汉语本身的美,以及只有华人社会才可能有的视角和思考,落脚点在哪里?

同时,本人知道本地目前有一些老师们从事儿童文学的阅读赏析的教学工作,我国也邀请台湾专家来给老师和家长们上课,学习如何以比较系统的方式引导小学生去赏析文学作品。在本人看来,我们也需要把这方面的知识运用到中学生的教育中。虽然不是每个学生都修读中华文学,但这种阅读赏析的能力,应该是每一个华文老师在课文的教授中,有意识地融入于教学中的。

最后,还有一个“古文”的问题。目前,本地似乎没有太多人重视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无法传播开来的一大因素。当然,这工作应该如何开展,要如何在保留文化本质的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稍稍窥探到古人的“文字美”,还有待学者们去研究和实践。当下,老师们也许只能以他们的能力所及,对古代文学进行他们自己的“现代阐释”。

结语

华文教育中的文化知识传播,任重道远。除了有些必学的文化知识外,华文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还有社会伦理的总体性目标,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以及引导他们全身心地进入古今的汉语文学作品中,从中找到自己的一片天地。说到底,华文教学绝对不只是教导孩子怎么用语言,其中的文化教育也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重要的,是要明白我们教导的是个“人”,从中国文化中找寻“人学”的因子,让学生内化并一辈子受用。

2007年5月6日星期日

快乐地……结束了……

终于,一年多的恋情正式结束了。

没有悲伤,没有愤怒,没有感慨,没有愧疚,只有一点就通的彼此共识:我们还是适合做普通朋友。

结局,是意料中的事。因为,首先把心死了的事实说出来的,是我。

不管再怎么努力,却无法做到心甘情愿;换位思考,也无法成为常态。

因为这样,所以选择不再绑着对方,在没有结局的漩涡中折腾。我也是,她也是。

顿然觉得豁然,仿佛这窗外的空气,被昨夜雷电交加的一场雨洗涤之后的清新。

只是,希望不会因为知道彼此过多的秘密而难以用平常的眼光看待对方。

更希望,摆脱了束缚我已久却让我成长了许多的枷锁之后,能再次找回以前真正自我的心灵感觉。

不论怎样,自由总是令人向往的,虽然如果哪一天那个适合我的“她”出现了,我还是会扑上前的。

最后,会把这段时间的一切,铭记在心的。毕竟,我也不是那么铁石心肠的人。

谢谢你,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