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在夕阳的轮廓里

幻想,是何等伟大的事业
将一代人卷入那空灵之中
在苏醒的时候,才发觉,
原来他们已被时间抛在了后头,成为了历史
黑格尔说得对: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
可叹的是,
世人只知以自己的生理年龄来判断个人思想的时辰……


2008年10月31日星期五

化悲愤为力量

第三年了。完成守孝的天责,继续向前走。

记忆好遥远,悔恨与自责也已如香港的雾,逐渐被秋风吹散。

与陈之权教授在港大聊了一个小时,把新加坡华文教育天南地北谈了一遍,发觉我所担忧和关注的,有80%已经进入决策者的视野,并且尝试在努力前进。

广告时间。如果您是以下5个方面之一的专才,我们需要您:

(1)华文课程理论与发展专家;
(2)运用语言学研究者;
(3)心理语言学研究者;
(4)幼儿教育专家,特别是中文教学方面;
(5)评估与测试研究专家。

有 许多方面,新加坡很不足。但同时,我们也努力地在打造未来。我想,我必须相信这一点。而且,华语始终与政治紧密挂钩,但我相信,双语政策,下来50年不 变,除非中国、中东、印度垮台(我从不鼓吹族群划分或狭隘的“族粹“主义。但说实在的,哪组内阁敢废除双语政策,我想必定失去选票。而在那之前,至少我将 口诛笔伐,把那些愚昧的政客刺得一个个鼻青脸肿,即使这意味着失去名利。)

有许许多多的事情等着做,而这几年涉足华教工作,似乎已经让我 慢慢培养一定的能力,去较全面地pinpoint问题的症结。虽然我不再相信,自己能振臂一呼而兴万民,但渺小的我,却梦想着多一些人能与自己一同在梦中 摸黑前行。懂教育的搞教育,懂政策的搞政策,懂理论的一起探索实践,懂写作的帮忙写儿童读物,懂中国的一起来设计兼具人文、价值、当代中国的课程,懂赚钱 的一起出钱赞助研究、出版与资源……而不懂华文的,牵引着自己的孩子,在书海与虚拟世界里,一同探索与学习华语、华文与华族历史文化。

孩子是一个人。教育,是“树人“的事业。就算不是教育工作者,也得肩负某种责任,即使只是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这种团结,才是华社背后的互助精神,而不单是 宗乡会馆。这次的教育改革,关键的便是提供一个契机,重新呼唤华人血脉里的族群精神。如果能够维护这个,就无需担心“失根”,更无需担心华文前景茫茫无 望。

在这特别的日子里,能再次焕发心中对教育的热忱,也许是给自己与妈妈最好的礼物。

继续努力搞研究。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