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反对、甚至主张教育(特别是中学至大学教育)里,融入哲学性质的内容。有些想法,也有些困惑,在此坦诚布公:
1)无需把苏格拉底这些人带进来,却必须在适当时采用苏格拉底对话式的教学法。开始有自我意识到年轻人,虽然不能说可以完全摆脱“灌输”,但同时也是需要激发他们发自内在的疑问与思考的。
2)中学阶段的内容不一定要深奥,却可以像罗素的《幸福之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那样,深入浅出,又发人深省。
3)但因为我们脑子里有一个“种族”的划分模式,而确实不同宗教与种族之间对待生命的方法亦不尽相同,加上越来越多元化的外来移民群体,课程的内容设置应该如何,将会是个需要斟酌的大问题。新加坡政府总习惯性地把儒家视为一种“中性”、“非宗教”(况且还有“和而不同”的精神)的普世价值,于是请了余英时、杜维明等学者于80年代末,为我们精心设计一套国家的“共同价值观”。而那些虽然印在了学生的作业本后的封面,却很少有人会再去提起。而确确实实,尽管、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具有正统地位,儒家哲学并不能是“生命的全部”。何况,儒家内部多少掺杂了道家与释家的思想因子,这对哲学体系内部所必然具有的理性矛盾与局限,有所帮助,却不是新加坡所说的“儒家”。于是,我们的“儒家”难免容易带有意识形态的影子;但如果把于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儒家带进课堂,便是硬生生地表明这是属于“华人”的,于是必将带来其他群体更大的反应。
4)再者,与第三点有所联系的是,生命教育要归入哪一个科目的问题。我们有“公民与道德”课,却因不必考试而容易被忽略;而且常常是一些灌输性质的内容,大多采用单向教学以获取”知识”的方式进行。因此,生命教育归入这个科目,未必妥当。归入中文科,一则教师负担变重,二则华社依旧对中文教育有自身的价值立场,三则受众有所局限(生命教育本不应是有人种区分的)。融入各种科目里,又容易是其被各学科的内容掩盖。作为学校自身的课程或是一种氛围来塑造学生思想,是一条可能的出路,但校长与老师们必然得回到第三点所提出的矛盾中进行探索与尝试。
5)当然,最后的方法,就是不去把问题“体制化”,通过师者的身教、言教以及他们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来进行生命教育。但是,姑且不论不“体制化”所可能有的局限,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地被框起来。教师被投诉“宣教”或是“非礼学生”的报道,时有所闻;社会与舆论更是要求教师与学生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于是,教师如何去解决内在的个人地位,是一个必须先面对的问题。其次,师资是否具有那种教授生命教育与反思的能力,也是值得质疑的。只要是人,必将不断在生命中遇到新困难、新事物。教师比起学生,本只是“吃盐比你吃米多”,却也有学生碰到教师从未遇见过的人生问题的情况。而且,教师个人反思的程度也有所不同,于是并不一定就能提供全面性的帮助。
而如果想着把一切问题都归于“心理辅导”,那是一种不恰当的做法,在我看来。
于是,要“推展”任何与生命有关的教学,必得正面迎接这以上种种难点。哲学可以是纯知识的,但因必须化为个人价值,而在成年之前,孩子经常是必须受制于他所属于的群体文化、思想、道德立场的束缚。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许是,某些族群的文化开始在孩子那里被视为不cool,而孩子越来越早在思想上产生对自身被灌输的文化的质疑。或许,这句话高估了我们孩子的能力,但无法否认的是,在台面上我们可以以“不说”、“不想”、“不辩论”、“不反思”的姿态前进,但21世纪的新加坡孩子,不可能不去想(我们不是还教他们要“创意思维”吗);而且,即使不想,全球化的时代,只要一踏出新加坡,随之而来的必将是个人多重身份的危机意识。这是经验之谈,其普遍性固然能够商榷,但相信我,问题是存在的。
【联合早报】积极推展“三生教育”
(2009-03-17)
● 王永炳
最近,三名年轻人的轻生事件,令人痛心与惋惜。他们都是奖学金得主的高材生,但却为了不同原因而断然结束前途不可限量的可贵生命。
这让笔者想及青少年的情商教育,而个人认为应该积极推展“三生教育”,才能提高个人的情商质量。
所谓“三生教育”是道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与生活教育的简称。
生命教育旨在了解生命,进而尊重、珍惜和发展生命。南戏《琵琶记》有一段曲文,形象地描述小生命的诞生及其成长过程:“凡人养子,最是十月怀耽苦,更三 年劳役抱负。休言他受湿推干,万千劳事。真个千般爱惜,千般爱护。儿有些不安,父母忧惶无措。直待他可了,可了欢忻似初。”
养子过程古今一样,这也是父母的天职。他们珍惜生命的可贵,无私地付出全部心力维护生命的成长。
道德教育须让学生了解生命成长的意义,使他们懂得尊重和珍惜自己的生命。首要让学生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有如婴儿时期父母对子女的负责。
一个对生命负责的学生肯定会体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经》)是对自己和对父母负责的孝敬行为。他不会做出“好勇斗狠,以危父母”(《孟子》),也不会因“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
发展至尊重别人的生命时,他的德行不会停留在低水平而做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以上《论语》)同归于尽的糊涂事。
脱离电玩的“魔”掌
要尊重、珍惜生命得学会生存。在今日竞争激烈时代,学习并掌握生存之道显得非常重要。从小训练学生自己的事自己做,碰到难题设法解决,使他们自动学习和掌握生存知识和技能,逐个儿克服难关。
父母与师长最多只能从旁协助指导他们克服难关,而非代劳。从小凡事依赖父母,一旦离开父母身边,他可能无法很好地生存下去。
想办法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我,接受自我,把握自我,不做盲目的攀比。在自我定位上敢于面对现实,学会穷变自强。
因为他会明白一个道理,客观环境难于调控,但只要有信心地进行主观的努力,问题最终可以迎刃而解。有了这种思想心理准备,以后遇到任何困境,他都不会畏缩不前,也不轻言放弃。
但是,要学会生存必须学会生活。换言之,生活是生存的基础。健康的生活能使生存变得坚强而有意义。
一名亚细安奖学金得主原来学业成绩优异,后因沉迷电玩“魔兽世界”而成绩下降而丢失奖学金,最后连命也丢了。《尚书》所谓“玩物丧志”就是这个意思。
《新明日报》记者叶伟强亲述他如何挣脱魔兽世界的经历(3月9日),令人不寒而栗,我们为他的脱离魔掌而庆幸。
学习生活讲求规律,认真于读书学习,尽情于休闲运动,二者要取得平衡。有了平衡的学习生活,学习上可能变得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身心上也健康顺适,乐观进取。
尊重生命,学会生存,懂得生活的“三生教育”,各有重点,但密不可分,三者融合为一,才算得上成功。
“三生教育”必须从家庭教育开始,进一步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同时配合社会舆论力量使之巩固。
作者是本地资深教育工作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