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在夕阳的轮廓里

幻想,是何等伟大的事业
将一代人卷入那空灵之中
在苏醒的时候,才发觉,
原来他们已被时间抛在了后头,成为了历史
黑格尔说得对: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
可叹的是,
世人只知以自己的生理年龄来判断个人思想的时辰……


2007年1月25日星期四

KOREA - DAY 6



又过了一天。很难想象,2007年就快过去一个月了。但是,至少这一周过得还算充实,虽然已经疲困不堪。



今天去了韩国民俗村。其实,需要说的东西不多,因为其实,很多的传统民俗都和中国的相似,或者是借鉴了然后改变一些(如我们冬至吃汤圆,韩国人吃红豆粥)。记忆留心的,或许是投壶、跳绳(绳子的一端绑在树干上)、荡秋千(从来没有玩过站的,所以也没什么乐趣……),还有那些传统表演,尤其是骑射、“农乐”还有会“飞”的跷跷板。其实,韩国民俗至今能够如此生生不息,一方面是《大长今》等历史剧将传统和历史融入现代文化中,另一个便是把现代的因素融入传统中(像骑马杂技表演的“哗众取宠”、游乐场与民俗村的结合等)。参观的,其实很多是小孩,但至少他们长大了,可以因为自己文化的沉淀而自豪,即使流行文化多么繁荣。有时,回过头想自己的国家,文化、传统等不发达,其实是地理的问题。人家能够开辟一块地来保留宫殿、设立民俗村,我们至多是把牛车水、小印度保留下来,而且说实在的,没有什么卖点,除了特定的节日,一般只有比较漂亮的宗教场能吸引人。说真的,如果我们这一代和我们的下一代,不到中国农村走走,或者到如韩国这些将传统保留得较完善的地方浸濡一番,以我们当今的趋势来看,不出三代人,我们就真的成为“四不像”了。
当然,rojak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但有些人偏爱油条,有人偏爱凤梨,足以证明,原材料还是重要的。唯一让他们能够“味道统一”的,是那虾膏。但是,有了虾膏,却不知原材料是什么,那道rojak或许就不那么美味。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自以为our culture is the ability to embrace different (and other) cultures。但是,来韩国之后让我发现,西方思想其实停留在一种“外围”的文化上,包括服饰、消费、至多是政治和经济。但是,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核还是道道地地的儒家思想,包括上班文化其实也是如此。当然,这也会派生出问题,如报章上频繁报道的各种歧视(出生、母校、性别、对待其他人种的态度等)。这和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相反(其实也不全然如此。难道我们就没有母校歧视?没有性别歧视?没有种族歧视?都有的,只是程度比较轻,因为我们天天面对这些问题,已经在慢慢找寻应对的方法)。至于下来应该怎么做,等我有空再慢慢想。总之,韩国人这个“喜欢冬天吃辣椒了喝冷水”的民族,有一种值得我们仔细玩味的文化特质。

(今天看“农乐”时才顿然醒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吾丧我”,尽管可能只是短短的3、4秒,却使我了解什么叫真正进入“以物观物”的审美状态。)

韩国的少年,既然无法反抗一种文化的核心,只能成群结党地霸占地铁上专设给残疾人士、老人和孕妇的座位。

韩国的图形标示,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坐轮椅的人是有手的。而且,残疾人士和孕妇都是靠着椅背,而老人的图形则是挺直着腰的。

食物:
1. 今天,允旋的好友银晶做了寿饭,切得比较厚,而且具有弹性,是很特别的口感,尽管材料是一样的。写这个,一是她要我写的,而是因为觉得这很像她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终于见识到一个在“开玩笑”的程度上能切得过我的韩国女生了。
2. 有些不明白,在我们那里普通得不行的鱼饼和香肠,为何会成为韩国人的最爱,能够为此排长龙?
3. 为什么有些民族喜欢饭粘粘的,有些则喜欢粒粒分明?

最近情不自禁会想到爱情的问题。我想,这是汉城街上处处洋溢着年轻人的恋爱气息所造成的吧。看到允旋和银晶在那里嬉闹,沉浸在高中时代的回忆里,不知不觉有一种被冷落的嫉妒感。如果换成是个男人,此时的我可能已经按捺不住。可恨的是,自己却又开始“耍孤僻”,然后就以疲惫为借口。心中期盼着和她单独两个人一起到汉江边,却又没有信心能够保证制造出“小两口的甜蜜”,结果只是自己郁闷,或说些什么没有意思的话。难道,我只是在欺骗自己?难道,我只是因为想浪漫想得发疯了?究竟,我们之间有没有爱情?如果已经没有,是不是我的过错?

怎么面对自己?怎么开口?怎么行动?

今天有半个月亮,却已经没有星星。

(现在才知道,原来月亮除了“团圆”和“离别”外,其实还能被赋予爱情的意象,尤其当把它和星星放在一起的时候。)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