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在夕阳的轮廓里

幻想,是何等伟大的事业
将一代人卷入那空灵之中
在苏醒的时候,才发觉,
原来他们已被时间抛在了后头,成为了历史
黑格尔说得对: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
可叹的是,
世人只知以自己的生理年龄来判断个人思想的时辰……


2008年9月16日星期二

售卖力量

看了林奕华的上课笔记,只能说,有一些“情怀”,却不如看他写给情人的信那样,感受到“情感”。

不过,纸背后的那种思维激荡,绝对不是我们可想像或者忽略的。利用Foucault的理论,课堂讨论常把学生置于老师所设计的一个subject position之中。你无法逃脱,于是,只能被动地主动去抗压,或者,被动地被动,保持沉默。

但是,林君的文章,有一个概念很吸引我,叫“售卖力量”。

我从不会说自己不要面子。我也从不会认为自己就能抵挡各种比较与虚浮的诱惑。我更承认,科技让我不甘寂寞。

总之,我不否认,我是一个现代人;或者说,现代性塑造了我。

但是,我至少真正明白谈恋爱的意义,知道原来自己是能够抵抗心中对最终做一个“烈士”的愤愤不平。至少,我可以忍受不去追求虚假的浮夸与“体面”,甘心“土气”。

正视自己,从来不是做不到的事。但是,“我”的力量,有时大得自己都无法招架。

于是,你不得不去找寻某种对象,跟他或她或它(顺序不分先后)建立某种关系,以让自己的persona客体化,成为你可把握、可窥视、可爱惜的。

这,其实就是本人定义中的“售卖力量”。当我们自以为(或者是自知地在自以为)能以一种给予他人某种advice的地位时,我们告诉自己,我和你是平等的,但其实,两者的地位已经被预设为不平等。反而是当尝试彻底消解这种差异时,自己难免被吸进了一个令人不适的恶感之中,因为你发觉,你的力量,就不再存在。

我认识某人,他是我售卖力量的对象。但是,他却有一种能力,以“思维可以明白与接受”,“你的话引起我的思考”这种冠冕堂皇的diplomatic rhetoric,让我最后束手无策。原来,你有思维,以为可以引导别人;而别人,也有他的思维。他可以接收你的忠告,然后咀嚼一百次,产生一百种不同的理解,最后再将一百种新的理解全盘抛弃,回到他所相信的,并继续以他自认为“这就是我”的方式,继续以他的行为去犯从前所犯过的错。甚至,因为他消费过我的一次力量,就以为自己真的改进了,却只是原地踏步。

而这种时候,你因为熟悉他的作风,就更努力去尝试改变他,但结果总是不尽人意。

所以,我真的相信,售卖力量,需要上门购买的人是主动的。现代人,不付门票,就不会吸收,更不会成长。难怪李光耀从来不给别人送书。

隐约记得,佛教中,涅磐了的叫Buddha,不愿涅磐而甘心在留在凡俗等待万人顿悟的叫菩萨,而有特殊功德与精神力量的叫金刚。我想,念文科的人,总有种“菩萨情节”,却总在“道不济”的世道中,最后无可奈何地回到“独善其身”的地位之中。

所以,为防止这种“悲剧的诞生”,人还是做抉择:要嘛,就做一尊神台上的观音,听听世人的苦涩靡靡,却要装作充耳不闻,等人走到绝境,给你烧香拜佛,你再赐他一句“天天念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不然,你就做希腊神话中的酒神地奥尼索斯,用一种夹杂柔美的威严,让信徒在喝下你的葡萄酒后,神魂颠倒,甚至到处疯狂地去撕碎并啃咬一切阻挡他们的世人。

但是,只怕到最后,力量买不出去,你也就只好带着你那伟大的寂寞,上山与等待着蜜蜂与甘露的路边小花对话了。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