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翅,在夕阳的轮廓里

幻想,是何等伟大的事业
将一代人卷入那空灵之中
在苏醒的时候,才发觉,
原来他们已被时间抛在了后头,成为了历史
黑格尔说得对:
密涅瓦的猫头鹰只在黄昏起飞
可叹的是,
世人只知以自己的生理年龄来判断个人思想的时辰……


2008年9月15日星期一

中秋节快乐

很久没有正式地过中秋节了。

在上海的四年,就算跟朋友在一起,但少了好吃的月饼,总觉得缺点什么。

一早起来,就跟阿婆一起拜门神,给观音娘娘上香。打电话回家,爸爸也正在做着一样的事情。

后来进了房间不久,阿婆就叫道:“弟弟!弟弟!”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叫我跟她一起吃月饼。

信仰上的一致,习俗上的相似,拉近了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之间的距离。

吃着香港式的黄色发糕,在细细品味白色冰皮,内夹雪梨做成的馅和草莓酱,很新奇,但真的很棒。冰皮月饼的发源地,确实就是有着令人惊讶的创意;回味无穷,让我诧异——原来水果还能做成那么好吃的中式甜点。“双文化精英”们,不如来研究研究香港月饼的演变历史吧!

突然间,回忆起了几年前在杭州的楼外楼买的哈密瓜月饼。那时寄了回家,最后没到达,肯定是海关人员中间拦截,占为己有了……

阿婆兴致高,下午去爬山,一路到太平顶;傍晚去游园,看缤纷的灯笼展。一个人的活力背后,也许是凝聚了对节日的无比重视。

港人对这个节日的情感,显而易见。就连商场的大门前,挂着的都是“Happy Autumn”的横幅。孩子们玩灯笼,青年们出外聚会,通宵达旦。

我也是“年轻人”,所以也就和一群认识不到2周的香港朋友,一同去了油麻地的咖啡厅,玩了4个小时的UNO。回过头来想,会觉得有些莫名其妙。但多一番思索,就明白了背后的“存在意义”。从传统的角度来说,中秋节如同除夕夜,是团聚的日子。知道我自己一人在港的朋友们,就纷纷把我拉到他们的圈子里,或是请我吃饭,间接弥补我对“团聚”的渴望。

其实,当我望着那又圆又亮的月亮时,我是微笑而毫无惆怅的。在这一天,科技让我感受故乡人的“千里共婵娟”,也让我感受此地的温情脉脉。也正是这样,我想,我应该低首,持一颗感激之心,念一句“阿弥陀佛”。

谢谢大家。

(哎呀,回过头想,今天不知有没有让阿婆感觉到“团圆”?虽然我整天在家,但可能,我应该做得更多?其实,应该也无所谓吧。我再怎么努力,想必也无法弥补阿婆对在美国的子女孙子的思念吧?所以,应该无需过于自责。)

中秋节快乐。


现在,我期盼着
2周后的星期六,到海洋公园过万圣节!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