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深刻理解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场白,直到最近。
这里,转载五篇《联合早报》的评论文章。讨论的中心,围绕三个主题:德育、华文教学、以及中国学习新加坡经验的反思。没有一样不与我有关,而我虽然没有答案,却知道其中的很多观点都只是冰山一角。
德育的问题,不在于教不教《弟子规》,而是“道德”本身在新加坡语境中究竟指什么;“修身”是否真是自内而外,以“性善”为导向,抑或因法律和社会条文而长期以来在“性恶”的哲学基础上运作;以及,究竟作为“小学”的道德,在我们当下的现实中,是否就真局限于小学生;对于中学生,高中生,随着他们接触的事情多了,思想也更成熟了,我们又如何为他们在道德和自我规范的领域内设置反思的空间……如此等等,竟无人谈论,不知是不敢谈,还是根本就没了解这一点。也许,这也正是《早报》慢慢与年轻人脱节的原因,也正是我所谓的“道学气过盛”,虽然还未僵死。当然,也可能,我们需要再挖得深一些,了解新加坡目前使用的这一套服务企业化和本地政治体制的“儒家传统”,自80年代被一群西方白皮肤老头子“发明”出来后,究竟对华社所推崇的、扎根于中国几年内传统的儒家思想,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语言教学问题,我们已经迈前了一步,但相信我吧,各位,优质的教学法绝对无法解决语言水平下降的趋势,至多只是将其步伐放慢。理由很简单:华文的学习缺乏内在动力。从现象的层面,这很容易理解:离开学校,步出社会后,基本上不需要华文华语,除非你在中国有“切身利益”。但我们也正因为总停留在这个层面,所以最后就在现象上饶圈圈。问题的实质,难道不是这样:语言已经和作为华人的身份认同逐渐脱节了。我的华文好不好,并不改变我是否作为华人的“事实”。其背后还暗藏着我们对race(种族)和ethnicity(民族)的混淆,而这种扎根于“血脉”的定位,是政府为国民精心设计的。于是,失去方言,甚至,失去华文,越来越不算件大事,因为既然作为华人的身份是生理决定的“既定事实”,就无需过分依赖“文化”(好公民课的“道德”除外),也就不需要“载道”的“文”来让我了解自己是谁。这也就是造成“华人就应该学华语”的逻辑论点逐步瓦解、迈向“华语cool”、“通商中国”这类符合新加坡“企业化”导向的华文推行与教学现象的本质原因。当然,要回到上述论述中,进一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和结果,是可以的;但那就已经足以我写一篇博士论文,所以就暂且打住。
至于中国学习新加坡的经验,其实就一句话:官员不能肤浅,研究机构不能无知。我和你都是黄皮肤,但我比你早学吃辣椒,所以我的消化系统已经适应了那种外来刺激;你现在开始吃辣椒,不去让自己的肠胃适应辣椒的特质,而试图为我的消化系统是怎么适应的,甚至要把我的消化系统借来用,最后不就不伦不类吗……中国的骨子里对西方经验是抗拒的,特别到了当下后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种种社会问题和思想错乱,更是让中国抗拒借鉴西方模式。但新加坡能给中国的,真的就是那么一点,拿玩就完了。我最多能教你的,不外是如何不去咬最辛辣的部位,但那之后,你必须自己吃吃看,然后自我调适!中国那一大批一大批的教授、博士、知识分子,难道就是培养出来充数的吗
?是不是,连这重视“传统”的泱泱大国,也已经畏惧面对自己的历史,特别是西学东渐的那些片段?
--------------------------------
德育教学法应该活泼生动
(2009-02-20)
沈文凤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教导正确的行为习惯。要培养优秀、杰出的人,不可以忽略了德育这一项。
学校的教科书有"好公民"、"道德教育"等,也有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不过,不少学校在许多时候都没有认真地给学生上课,有的公民道德课被利用来补课;因此一些家长会发现学生们的好公民课本就像是几乎从未翻阅似的,和新书没两样。
"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对于良好的行为习惯,都得花上好长一段时间才会培养成,教导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工作。说教方式令人厌烦,学生难免会有"你很烦,很讨厌"的感觉。
现在本地的小孩,已难以令他们用"背诵强记"的方法来学习道德准则。就算能令他们把道德法规背诵得朗朗上口又如何?可能他们背诵的道德准则并不了解,那么德育的灌输仍然形同虚设。
要展开德育,言教身教缺一不可,相辅相成。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教导会更实际有效。在教学的过程中,配合了图片、影片、表演、讨论的方式、做组别计划报告 等,远比"背记"方式有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也可以引进让学生们讨论、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如:有人乱丢垃圾被判牢改和罚款,再犯……,有人热心助 人,有人在禁烟区内抽烟,有子女抛弃年老的父母……
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孩从小耳闻目睹的情境,许多行为习惯就这样自然形成的。父母的言教身教可说是"入门"和"开锁",试想想:你告诉孩子不可抽烟,而自己又在他们面前抽,你说孩子怎不心中萌生疑问:为什么爸爸说不能抽烟,却自己又抽烟呢?
枯燥乏味的东西再以死板板的方式去传递,变成是强行记忆教条,孩子心中是否接受,难以确知,也许还会产生反效果呢?
有些小孩阅读的图书,内容是"好的习惯","好的行为","怎么做个好孩子","怎么做个好学生","自己事,自己做"……甚至有独立主题的书,内容好,其中也穿插色彩缤纷的图片、照片等。如能多采用这类教材,多让孩子阅读,或者看,或者说讲给他们听,成效更大。
《弟子规》有其存在价值
(2009-02-20)
● 黄添崃
读了吴韦材的大作《背〈弟子规〉不如看〈大长今〉》(2月18日《联合早报·言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笔者无意卷入"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的口水战中,只想尽量简短的分享自己学习《弟子规》的一点心得,供读者参考。
2002年,因为想要教好刚满1周岁的女儿,开始参加居士林"耕心园"儿童读经班义务教学的工作,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才接触到《弟子规》。直到今年,刚好满7年了。对于这部经典,有些体会。
首先,《弟子规》强调的是:实实在在的去"做",不是:信口开河的"说"。在"耕心园"里,义工老师都时常提醒孩子们,怎样才算是会读《弟子规》:"做到了才算是会读,没做到就是不会读"。
所以,学习《弟子规》绝对不能停留在背诵的阶段。背诵之后,还要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分享心得(也可以包括观赏《大长今》等传达良好价值观的好影片。)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孩子们理解,然后师生们各自回到生活中去落实。
《弟子规》内容共分为七个部分,前六个部分谈的都是"行",只有最后一部分才谈"知"。所以,凡是想要从《弟子规》中获得深奥道理的人,都注定是要失望的。凡是想要落实《弟子规》的人,也都知道《弟子规》是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的。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可以明白,《弟子规》并不只是用来教导年幼的孩子的,而是父母、老师终身学习的教材,言传身教的"剧本"。就如演戏要有剧本,弹琴要 有乐谱,做人也要有"谱"。《弟子规》就是"人谱"。所谓:"教儿教女,先教自己",父母口说一套,做的却是另外一套,孩子哪能信服,哪能学好《弟子 规》?要知道,只有孝顺,才能够教会孝顺;只有爱心,才能够教会爱心;只有信任,才能够教会信任。
最后,想分享一点学习《弟子规》的真 实感受。回想2002年,我和太太都三十多岁了,才第一次接触到《弟子规》,弄明白了《弟子规》的内容后,我们不由得感叹说:如果我们能够在小时候就学习 《弟子规》,就能够避免很多错误,少走很多冤枉路了。奉劝反对《弟子规》的朋友们:先花三个月好好学习《弟子规》,才来发言。我想,这样的要求应该不算过 分。
作者是中学高级教师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华语的兴趣
(2009-02-20)
● 田萌
华文在新加坡的商业和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不光华族本身,就连很多他族国人也开始注重华文华语的学习。政府也逐年加大了对华文教育的财力 和人力投入。例如,每年的讲华语运动,引进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编写更好更生动的华文教材等。但是由于新加坡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在一个以英文为第一交流语 言环境里,华语的学习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此,笔者想谈谈一些看法和心得。
我认为,培养学生学习华语的兴趣极为重要。有实验证明,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学生当堂学习效果与一般情绪下的学习效果相比,能提高大约20%,反之,课堂教学在不高兴、低沉的情绪中进行,教学效果则下降35%。
创设情境是培养兴趣的最有效手段。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把课文所表现的内容和情节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音乐 渲染、表演描绘等手段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就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地产生和课文内容有关的联想和想象,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情境 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利用多种辅助教材和手法
面对不同 年龄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低年级的儿童,动画和童话故事对他们有很强的吸引力;而对高年级的青少年来说,明星、游戏以 及新生的事物往往会引起他们的共鸣。所以,对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来讲,了解他们感兴趣的方面,在华语教学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以此为切入点,会达到 事倍功半的教育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不喜欢一成不变地背诵课文及单字。因此,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曾有报道说,贪玩的学生为了看懂日 产游戏的原版攻略,而自学日语直至能轻松读写的例子。因此,老师可通过一些华语的游戏与学生建立关系。然后运用图片或影片等多媒体方式,一边教授学生,一 边也学习他们的语言,再对比华文进行讲解。这样不但使学生认为和老师之间没有太多的隔阂,可以更加轻松地交流,也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多方面的强化记 忆刺激,可以记得更牢。教师也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剪纸、华语歌曲光碟、风景名胜照片等特殊的教具,让孩子们在这样的华语文化氛围中学习,无疑能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使用这些辅助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另外,可用精彩的表演,激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通过让学生参与表演课文内容,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极积性,小组与小组展开竞赛,唤起了学生积极向上的竞赛兴趣。这样,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以致用
比如,我们在教学生认识单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儿歌引导学生记住歌词,并对每首儿歌做到会说、会唱、会表演动作。同时,启发学生注意歌 词中每个字的字形特点和字与字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地认识生字。比如在教"祝"字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记住"祝你生日快乐"这句歌词,并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祝"字的字形特点和"祝"字的位置是在"你"字之前,这样,孩子就会根据已记住的"祝你生日快乐"这句歌词,很容易地认出"祝"字。
还有,就是以"学以致用"为指导原则,通过场景模拟和社会实践的方法来达到教学的目的。现在不少学生来自讲英语的家庭,他们只有在课堂上才会接触华文, 在其他场合少有开口讲华语。那么,老师可以像导演一样为学生设定生活场景,既可以请学生现场表演,也可以让学生以做家庭作业的形式,主动去寻找合适的语言 和句型。当老师在检查学生的作业时,就可以发现发音、语法、句型和词义的理解上的缺失,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教学。当学生发现自己的所学可以在生活中经 常用到,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兴趣自主学习了。
当然,华文的内涵深厚广大,适时地进行哲学、心理、诗歌方面的介绍,也会对学生有很大益 处。归根究底,华语的学习既离不开常规的音、字、词、句,又要以多样方式来辅助调动,才能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是华文教师在教 学活动中值得大力探讨和研究的。这在教学中的具体途径甚多,就看我们如何去运用。我想在这方面是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去思考、去探索的。
学习新加坡经验不能庸俗化
(2009-02-20)
● 陆建义
客观地说,新加坡确实有很多经验值得中国学习。无论是新加坡的政治制度、政党建设,还是新加坡的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都有很多独到的东西。他们的做法既不同于西方国家,也不同于东方国家,是独特的新加坡经验。
如公积金制度、拥车证制度、组屋制度、医疗健保制度、裕廊工业区的整体招商等,都是新加坡所独有的,是新加坡人在借鉴他人经验基础上的创新。
但是中国的国情和新加坡有很大的不同。新加坡是人口、地域小国;而中国是人口、地域大国。新加坡是城市国家,没有农村,只有一级政府;而中国城乡差别巨 大、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行政工作层次多,十分复杂。这种国情上的巨大差距,使很多中国人觉得新加坡经验可看不可学。到新加坡一看热血沸腾,回到国内又觉得 无从下手。有些在新加坡行之有效的方法,拿到国内就变了样。这是很多地方学习新加坡经验的困惑之处。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际上,要把新加坡的经验照搬到中国是不可能的,也是很危险的。新加坡经验可以学习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应该说,学习创造了新加坡经验的新加坡精神,比学习新加坡经验本身来得更加重要。
新加坡经验的实质是两条,一是实事求是,二是与时俱进,这是一切新加坡经验的源泉,是新加坡人的致胜法宝。有人可能说,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这太没新意了吧?可是很多事情就是这样,说到底有的道理并不复杂,关键是如何把这些道理落实在行动中。
李光耀说过,"我是从这样的一个基本原则出发的:不要顾虑理论。所有令人感兴趣的理论都是有趣的,但它对新加坡是否有效?它对其他国家有效吗?仔细研究后,试试看,如果无效就尝试另一种制度,这是我们取得进步的方式。"
新加坡的很多成功做法,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成功的,不少做法都经过了一个不断调试、改进、完善的过程。并且根据情况变化,处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如新加 坡的拥车证制度,刚开始时政府对拥车证的数量控制很严,这保证了道路的通畅但拥车证价格很高,人们对过高的拥车证价格有意见。后来政策就作了适当调整,增 加了拥车证的供给数量,使更多的人能买得起车,但道路拥挤的问题又凸现出来。再后来,政府不得不增加对道路使用的收费,用更多的公路电子收费保持交通通 畅……新加坡经验并不是固有的,它是新加坡人在实践中的创造,并处在不断优化之中。在实践中,新加坡也有一些做法是失败的,只是他们能较好地从失败中吸取 教训,最终取得成功。不少来自中国的学习者过于注重新加坡的具体做法,以一种静态眼光看待新加坡经验,而忽略新加坡经验的实质,这是十分错误的。
学新加坡须有创新精神
新加坡政府总能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政策,并对政策进行不断检讨和改进。他们不受框框的约束,只要是行之有效的 政策,就会坚持;他们以一种国际眼光审视自己的政策,积极借鉴和吸收他国的经验,并使之新加坡化;他们以一种时代的、前瞻性的眼光检讨已有的政策,对那些 不适应于实际变化的政策及时进行改进,有时甚至是作出反向的调整。总之,新加坡经验是处于变化中的、发展中的。
在学习新加坡经验时,新 加坡的一些具体做法固然值得学习借鉴,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新加坡经验的实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说:"制度性的东西跟产品不一样,不是一 双鞋,学着造就能造出来。"他认为向新加坡学习,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精神,而不应"流于模仿"。
看到一期又一期中国官员的培训班走马灯 似地在新加坡举办,一个又一个来自中国的招商活动走马灯似地在新加坡进行,一批又一批中国的参观者走马灯似地在新加坡访问,我不禁感到疑问,中国人究竟在 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向新加坡学习?学习新加坡经验一定要到新加坡来吗?如果把向新加坡学习仅仅理解为一种形式,只是到新加坡走一走,看一看;搞一哄而 上,一阵风;甚至只是借机到新加坡公费旅游一番,这样的学习未免太庸俗化了,就变了味,也决不可能收到实在的效果。学习新加坡经验决不能庸俗化,否则不仅 学不到新加坡的真经,也是对新加坡经验的亵渎。
作者是中国湖北《孝感日报》副总编辑,2008年曾在南洋理工大学"中国市长班"学习一年
也谈中国的新加坡研究
(2009-02-20)
● 张仁美
1月31日,早报言论发表了韩山元对中国学者研究新加坡的中肯评语。韩先生认为一些中国学者在研究新加坡发展经验时往往把新加坡塑造成正面教材,忽略了其不足和多面性。韩先生认为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中国人……照他们自己的需要来研究新加坡"。
政治考量
笔者大致同意韩先生的观点,然而得指出韩先生所谓的研究新加坡的中国学者其实只是那些比较亲官方的学者。我们可以理解亲官方学者为一般上不处于官方系统 职位但身居国家事业单位的学者。由于他们的位置,很多时候,他们考虑的研究问题是以国家的角度来衡量的。因此,当借鉴他山之石时,这些学者也在考虑如何提 炼复杂的国外个案来附和国内政治的考量。
在此同时,许多研究新加坡的亲官方学者也难跨出邓小平当年提倡向新加坡学习所设的研究范畴。如 新加坡东亚所黄朝翰教授的论文提及,当年邓小平向新加坡这弹丸小国取经有两个目的:一是学习岛国在恶劣的条件下是如何在环球化的资本主义系统里取得长期的 经济成长。二则是新加坡领袖是如何在高度经济发展和变化下保持中央政权。
这两个考虑都与当时中国国内局势息息相关。无庸置疑,这两个课 题也继续困扰着今时今日的中国当局者。因此,出谋划策的也继续挖掘能适用于国内的新加坡经验。同时,打着金字招牌(拜中国国内早期成功为新加坡宣传和新加 坡不遗余力地向中国转移其经验所赐)的新加坡楷模,更是亲官方学者无往不利的教材,没有不好的,尽是解诀奇难杂症的灵丹妙药。
把新中研究推向新高峰
其实对新加坡成功发展经验持不同看法的中国人大有人在。他们当中许多在海外留学工作过,甚至曾在新加坡待过,对新加坡有着真实深刻的体验。虽然他们感觉 新加坡用人唯贤,清廉有效的制度值得中国学习,但他们也明白新加坡的一套难在方方面面复杂的中国实行。他们也看到过去新加坡在特有历史条件下所创造出来的 有利因素随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而软化,并得进行改革。
值得中国学习的新加坡经验应该是有目共睹的,多方面证实的研究。它不该是单方面的理解也不该是指定人士所营造的研究范围。这种研究流于浮面,样板化了新 加坡,很难掌握新加坡过去和未来发展的思路,其独特的际遇和其经验的适用性。有用于中国的新加坡教训不止应该是正面的也应当是质疑反思的。
新加 坡现今的发展经验在某方面仍然对中国往后发展有帮助如国有企业金融改革。因此,能真正地了解新加坡模式将为两国带来有意义有实惠的交流。在促进这更深层次 的交流,身为我国主要研究中国的学术机构并作为中国学者研究新加坡的窗口,东亚所应当带头避开目前研究的误区,辟立研究的新方向。虽然此任务并非容易(它 面临了观念转变和资源重新评估的问题),但是东亚所应当展现其学术领导能力和远景,把新中研究推向另一个高峰。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